他用“神奇阀门”缔造亿元神话 |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3日 |
平时滴水不漏,遇到险情即刻开启放水扑火。在三峡工程运行体系中,一种阀门装置正紧紧守护着各个“隘口”。这个被称为“雨淋报警阀”的安全装置,是由一家武汉企业——武汉大禹阀门生产,是当时为三峡工程提供阀门的唯一的中国制造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阀门企业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世界先进企业,外企“横扫”中国。当时有一名大学生却发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叫李习洪。
大学毕业后,李习洪进入一家台资阀门企业,并有意识地在世界一流阀门企业间跳槽。“就是借此吸取这些企业先进的阀门技术与营销模式,为创办自己的阀门企业做准备。”
正值武汉高层建筑“长高”。随着楼层的增高,传统的水泵阀门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1998年底,李习洪凑了50万元,在硚口古田四路建了工厂,生产国内企业没有涉足的水控阀,高薪招揽众多国企阀门技术高手。很快,大禹制造出新型产品,被多数银行高楼使用,随后两年间,武汉建筑阀门市场的70%被大禹公司占据。
三年小厂打败国际“大佬”
李习洪瞄准更大项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中,不同的系统和位置需要不同的报警阀,在规格和质量上都有很高要求,国内仅能生产一种100厘米口径规格的阀门,而能提供多种规格产品的几家美国和以色列公司在高价位上死咬不放。
2000年,李习洪将企业搬迁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制出了4种规格的专利阀门产品,以高性价比从国际公司手中夺得了整个工程的报警阀门项目,占整个工程阀门项目的25%。
婉拒美国收购
大禹参与三峡工程,不仅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而且还使这家小公司一炮打响。
当葛洲坝(600068)电厂需要一种特殊的阀门时,大禹迅速组织科研人员,历时一年研发,赢得葛洲坝电厂的青睐,获得近4000万元订单,此后,更是抢占了全国几乎所有大型电站、钢铁厂、石化及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产品覆盖11个省份。
2004年,美国阀门老大——瓦特斯直接向大禹开价2个亿元收购,李习洪婉言拒绝。
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难题,得益于大禹公司一直注重技术研发,李习洪每年投入7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获得近70项阀门专利技术,是国内阀门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之一。
今年,大禹阀门合同额达3亿元,正筹备在创业板上市。
武汉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严士成:
走差异化技术发展道路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之道。大禹阀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市场调研、科技攻关,开发了区别于他人的技术,这些特有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形成了自己拥有的“独门暗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